落户+买房的事情终于搞定得差不多了(就差贷款合同的签署),六月份这个月已经往来杭州3趟,从四月底开始看房到现在,这一路真是五味杂粮、感慨颇多,亲身地感觉到生活之不易,无忧无虑的生活从离开大学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结束,读研这两年半看似浑浑噩噩,但早已没有大学时的那种轻松惬意,或许这就是成长。

去库存历史进程

从四月底看房到7.1签合同,杭州房价整体至少涨了20%(间接地上涨,刚需买房的成本涨得更多),简单举几个例子,都是个人的亲身经历:

  • 万科杭宸,成品装修,同学三月购入,当时三成首付、单价 2w 出头,五月我去看房时,销售态度也很好,让等认筹通知,等到六月份时,杭宸通知只接受全款或七成首付(最后情况是只接受全款);
  • 西溪璞园,四月底去看,当时有特价房,125 平大概 245w(均价1.9w,位置还好),6月初通知有一套小户型房源,顶楼,单价2.2w,遂吧;
  • 东海闲湖城,三月开盘三幢楼,由于政府限价,均价只有1.2w,结果很明显,两三天就被抢完(当时市场还并不是太热),后面由于备案价格上不去,开发商目前选择直接封盘(后面三幢据说下半年开盘),车位从5月开始由 13w 涨到 16w;
  • 万家之星,六月初去看盘,销售不怎么搭理,直接明说,现在要买的话只能去找关系,让去找滨江或旭辉的内部人员;
  • 雅居乐国际花园,六月初第一次看,开盘当天小户型全部售罄,只剩 128 平,不过户型很好,只是没有看上这个小区,感觉小区人太多、楼太高(32层,4000户),后来六月再次开盘时,小户型依然是难抢;
  • ….

上面都是自己去踩过的盘,也都是真实的信息,我们可以再看一下去年7月份之前一些楼盘的价格,比如杭宸1.8w(现在2.3w)、桃源小镇 8k(现在1.8w)、科技城 1.5w(现在中心地带已经 3w+)、蒋村二手 2w 多点(现在 3.7w+)…,如果按 2016 年初的价格现在基本平均已经翻了 2-3 倍,当然并不是仅仅是杭州,全国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都一样,郑州东区均价都到 1.5w、北京东西城均价 13w+ 朝阳海淀均价 9w+(目前调控虽说降了,但没什么卵用)、天津杭州均价到了 2w(之前是 1w),浩浩荡荡,当一线二线城市开始猛涨时,我们才意识到原来特么这就是去库存,通过房子把政府的债务轻轻松松转移到了普通百姓的身上,我们拿着纸面上的财富开始为银行打工。当然如果你有机会去为银行打工,那证明你还算是幸运的,因为你抓住机会已经买了房,更多的人根本就没抓住机会(就像楼主我),有人在这一历史进程中 all in 杭州,在短短一年的时间赚了几百万。

能看到机会的人毕竟是少数,当所有人都意识到机会的时候,市场已经变得疯狂,而且各种限购政策开始实施,这时候入场的人能赚到大钱的已经很少,很多可能已经开始站岗。去库存这一历史进程,在共和国、乃至中华民族史上都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件(好坏无法评论,很多东西只有过些年才能看清楚其意义),它让一线城市有房的人身价迅速加了 500w+(多套房的就增加了千万),强二线城市有房的人身价涨了 100w+,这一切短短只需要一年,在这之前恐怕很少人相信现实是这么疯狂。而对于那些房价没有翻倍的城市,从此消彼长的角度看相当于其财富洗劫了,被一线二线城市洗劫,而且即使三四线城市的房价翻一倍,也免不了被洗劫的命运,北京翻一倍就是几百万上千万,而三四线只是几十万,这没有任何可比性。去库存造就了多少百万富翁,实在想不出来建国以来除了改革开放还有什么能造就这么多富翁。

任何事情都有好坏两方面,对于政府来说,可以实现两个效果:一、地方债务转移;二、一二线城市开始驱逐低收入或者买不起房的人,表面上看对于政府都是利好的,深层次分析,就不好说了,长征五号连续发射失败对于政府应该是一个警钟。从个人的角度来说,买到房的人(上车的人)个人资产迅速翻倍,没有买到房的人离买房越来越遥远。而买到房抓住机会的永远是少数,大部分人是这次去库存的受害者,去库存前可能马上就攒够了首付的钱,但一年之后却发现首付涨得远远超过了攒钱的速度,收入高点的还好说,可以去二线城市占坑,但另外一些人,他们已经被遗忘了。

现实就是这么残酷,没有人会去同情,我们只能去依靠自己,努力工作,为自己也为家人,其他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?

亲身经历浩浩荡荡的去库存历史进程,也算是大开眼界,这种事情在全世界史上都不是很常见,我们再次用了极短的时间完成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进程,不出意外,未来我们还会经历更多可以载入史册的事件,但此时我们希望的是自己能够抓住机会,历史告诉我们,大事件背后隐藏的都是巨大的机会(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,历史不会重复,但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去学习经验)。就像雄安一出来,那么多人跑过去买房,但是雄安早已封盘,而且雄安的商品房规划可能会像新加坡一样,政府全面提供廉租房,商品房在雄安将会退出历史舞台,这并不是那些炒房客的机会,他们只是得了去库存的后遗症。

一线赶人,二线抢人

小时候,我们一直被灌输一种概念:人口是负担,如果我们人少一些,我们也可以过上美国人一样的生活。但是,现在我们却发现,人口是国家财富,看看那些鬼城,没有人的话规划得再好,没有任何用。北上深,这三个一线城市,他们在过去三十年的快速发展,既有政府集全国之力去发展(深圳除外,主要指北京和上海),可以修建的东方明珠、鸟巢,花得是全国公民的钱,但是却修在了上海和北京,这就是政策利好,然后到现在,以北京为例,出了以下这些政策:

  • 北京落户名额每年都在缩减;
  • 北京控地,近两年新增住宅用地达到历史最低水平;
  • 北京高校对非京籍博士总额做限制;
  • 疏解低端产业,未来北京人口减少到 X;

这都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号:北京不是想呆就能呆的地方,曾经北京欢迎你的时代已经过去,现在是一个新的时代。同时,也可以看到政府规划了各种城市群,来缓解一线的压力,中国 2016 的城市化率是 57%,经验告诉我们,一旦达到这个值之后,后面的城市化率将会以更快速度的增长,在之前,大部分高校毕业生都去了一线城市,做起了北漂、上漂、深漂,然而这几个大城市的容量是有限的,早些年来的人已经在一线扎根,现在留给我们的就会已经很少了。现在政府开始鼓励毕业生去二线城市发展,比较牛的二线城市,像杭州、南京、武汉以及一线城市深圳,都开始搞出了各种吸引人才政策,希望能把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(所谓的才人)吸引到本地,杭州和深圳本地高校少,只能从外地吸引,武汉和南京本地高校多,想的是怎么把自己培养的毕业生留下来,不得不说这几个城市哪个能吸引到更多高校毕业生,哪个城市未来的潜力就会更大一些。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,大家主要关心是两方面:一个就业机会、一个是房价,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远远超出普通人的承受能力,甚至可以说,年薪100w(税前)在北上深都很有压力。所以对于二线城市来说,拥有较好就业机会以及较低房价的城市,未来肯定会吸引到更多的人才,只有把人吸引来了,这个城市未来才能飞速发展,中国确实需要培养更多的大城市,仅仅靠北上深三个城市,是带不起整个中国的。

生活之不易,最难的永远在后面

在国内,这几年讨论最多的就是房价,记得高中时,房价就已经是家常便饭,尤其是《蜗居》这部电视剧热播,全民开始讨论房价,但从现在来看,那时的房价真叫一个便宜。房子是我们的生活必需品,更何况房子跟户口、学校都是绑定在一起的,这就让房子成为家庭的必需品,结婚要婚房、小孩上学要学区房。。。一套房贷款之后,基本上要还30年,未来就要为银行工作30年,如果不买房,自己就是在为房东打工,甚至随时都会面对房租的上涨,所有的一切都逼着你去买房。

昨天正式签了合同,刚需的问题总算解决了,买的位置不是很好,未来的前景很难说,但是不买又没办法,今天还能买这,过半年可能就只能买更远的地方了。买完之后,跟一个朋友聊天,突然觉得压力更大了,贷款的压力还可以接受。但未来一旦有了孩子,孩子的支出、上学等等,这些都不是小数目,真的怀疑自己能不能承受住这么大支出,现在真的很理解那些选择不要孩子的一族。经济越发达的地方,生育率就越低,尤其是东亚这边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民族,像日本韩国生育率比欧洲、澳洲、美洲低很多,东亚民族普遍对孩子投入较多,导致父母压力更大,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去生孩子。

眼前的问题解决了,去年定一个的最重要的年度计划完成了,但是更大、更难的问题还在后面,然而现在能做的只能是花更多的时间去投资自己,不然的话真的害怕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为家庭提供一个好的生活。内地一年毕业600w+的大学生,在这样的竞争压力下,你若不努力,就会被淘汰,这就是现实社会中的达尔文主义。

寒门再难在一二线扎根

之前看到一个说法,说的是:中国70-90年代的精英大多来自农村,而90年代后的精英大都来自中产阶级。以互联网为例,这些大佬们,马云、马化腾、李彦宏、周鸿祎、刘强东、王兴等,家境较差的也只有刘强东了,其他人的家庭背景至少都是中产,农村走出来的人,在目前的精英阶层中还占有一定比例,未来的话这个比例估计会越来越低,最明显的是今年(2017)的高考状元,没有一个农村出身(网上的新闻),虽然这个并不能完全反映,但至少间接地反映了一些问题。

回到本文的主题 —- 房子,现在普遍有一种说法,想在北京扎根,家庭至少要能提供 200w 资金,要不然几乎不太有可能在北京扎根,昌平顺义的房子现在都已经 4w+ 了,离地铁近的恐怕都得 5w+,一般家庭的人如何负担得起。在去库存的这一历史进程中,一二城市的房价都已经翻倍,没有房子的人,相当于自己的财富被洗劫了一番,因为他并没有增加任何财富,而自己未来购房的成本却翻了不止一倍。对于普通人,尤其是来自农村家庭的孩子,感觉未来真的很难在一二线城市扎根,农村的孩子受到的教育本来就比城市差一些,而且父母管教得也不多,如果这些孩子再不知道努力的话,他们以后如何突破?甚至有可能会导致一个恶性循环,就像美国贫民区一样。

以前的时候在政治、历史书老是看到什么农民阶级的愚昧无知,鲁迅先生经常就会批判,因为自己出身于农村,每次回到家里,其实都能明显感觉到这一点,他们对于很多新鲜的事务都不是很了解、不懂理财不懂投资、更不懂得去投资自己,想想这样教育出来好孩子的几率有多大?成长的环境、父母的局限性对孩子性格、思维的培养影响是很大的,可是又能怎么办?这些父母可能并不知道未来他们孩子的竞争压力有多大,今年一个高考状元的采访,大概就是说:自己在城市长大,能接触到更好的学习方法、教育资源,而且父母对自己教育也非常上心,但农村孩子,很多人大学之前可能连电脑都没摸过,很难跟这些城市的孩子去竞争。唉,这就是残酷的现实,未来随着更多人去二线城市扎根,相信二线城市的房价还会再上升一部分,而这些想二线城市扎根的人付出的成本将会更大,给寒门出身的孩子们,留得机会并不多了,希望他们都能努力些。

杂想

想想自己有了孩子之后,可能要为孩子牺牲很多,然后去慢慢培养孩子,等孩子长大后孩子在接着重复着我之前的生活,那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?仅仅为了繁衍么?近段在看《未来简史》,现在人文主义主宰世界,犹如之前宗教之于世界,人类不断为自己的生命寻找意义,以前我们认为自己是上帝伟大计划的一部分,这就是我们人类的全部意义,可是现在,估计很少有人相信这些,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信仰——follow your heart,都在试图找寻自己人生的意义。每当想到这些,看到那些为了孩子牺牲自己很多的父母时,我感觉到很可悲,这样的人生意义在哪里?以前很不明白为什么这样,现在有些明白了,但这完全不是我想要的生活。之前网上听到北京四中的校长讲到:一个为孩子付出一切的家庭,最后得到的往往是悲剧。这句话用在农村里,真的不为过,我们这代人,父母多生于文革年代,记事时赶上了恢复高考、改革开放,村里抓住机会的那批人已经在一站二线城市扎根,有的甚至已经在国外定居,每个乡每个镇多多少少都会有这样的人,这些走出去的人现在被称为当今社会的精英阶层,能走去的这些人大部分靠得都是高考,少数靠得是头脑和商机,他们的生活让依然生活在农村的父母一代羡慕。有长远眼光的父母就会从小对孩子管理严格,教育上投入更大,当然,在农村,投入更大也只是意味着找关系送礼上个当地更好的学校,最多寒暑假再上个补习班,幸运的是,我的父母属于这一类,父母一直希望我能走出农村,虽然他们只是初中文凭,但他们知道未来没有学历没有知识在这个社会很难有好的出路,打我记事开始,父母工作就很努力(在镇上做小生意),他们希望的是当我未来买房或者结婚的时候,能给我提供更大的支持,希望我能在二线甚至一线生存下去,非常感谢自己的父母,这么多年来,父母对自己默默付出了那么多。现在每次看到曾经的小学同学早已结婚生子,现在很多都在大城市里打工,在农村,如果没有考上大学,大部分走的都是这条路,这种生活明显不是我想要的生活,但是少年时代的自己并不知道这些、并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不是自己想要的,很幸运自己能够考上大学,走了农村孩子的另外一条路。而大部分的农村孩子并没有这种幸运,当然也有一些孩子,父母不怎么管教最后走出了一条很好的路,一是这种孩子较少,另一个是一个孩子性格的养成离不开其生活环境,父母在教育上没有管理太多,但在其他方面(隐性方面)对孩子的投入不见得小,这种孩子也很幸运,因为他们进入了一个正循环中,但是最多的那种,是没有考上大学而父母也没有为其提供一个很好出路的农村孩子,他们父母在孩子的投入不见得比别的孩子少,但结果并不如想象的那样,这中间有个体差异的原因,但是更多的是可悲、是无可奈何、或者说是不公平,这些孩子跟城里孩子是一样的,然而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路径,出身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是不言而喻的,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、橘生淮北则为枳。BBC有个纪录片叫做《七年》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,让人生走向一个正循环多么重要,而一个社会底层的人要想让人生走向正循环比例很低,中产阶级的孩子比例会大很多倍,这些中产阶级的孩子从小会接受更好的教育,成长的环境也比农村孩子强太多倍,但未来这些孩子们都将在同一个赛道上竞争,公平在这里显得苍白无力,随着经济的发展,更多私立中小学的兴起,公平又会从何而来?内心感觉很悲凉,可又无可奈何,未来自己终究也会走入这样的漩涡,明知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,但又无法摆脱这种束缚,当想到这时,就会不由自主地去质疑人生的意义何在?《未来简史》没有告诉我答案,有信仰的人为自己的信仰而生,而我这种没有信仰的人却又当如何?为房子而活?为未来的孩子而活?为家庭而活?这都不是我想要的答案,为民族而活这句话说出来我自己都不相信,这些都不是我人生的意义,但又该是什么呢?我自己现在也不知道,但我会不停地去寻找答案。

杭州看房的一些建议

最后,再说一下买房的一些建议吧,杭州看房的话,有两个网站比较推荐:

  1. 透明房,新房的最新消息,预售证信息、备案家都会在这个网站发布;
  2. 口水楼市,杭州方式论坛楼盘的论坛,有很多重要信息。

我在看房的时候,主要记录以下这些信息,大家可以自行参考,选择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部分。

楼盘名 板块 状态 单价(中间套/边套) 面积 大概总价 得房率 交房时间 精装/毛坯 楼盘优惠 地铁(规划) 幼儿园 小学
滨江旭辉·万家之星 勾庄北、拱辰北 目前还有三幢等待开售,预计价格是2.1-2.2万 2.2万 89 平 195w - - 毛坯 - 4号线 良渚通运幼儿园(公办)、勾庄中心幼儿园(公办)、12班幼儿园(规划) 运河小学(在建)、良渚二小运河校区
海德公园 勾庄北、拱辰北 开盘都已经卖完,下个月会在开盘一幢 ~ 83、89平 - 76% 2019年中旬交付 毛坯 -

最后,这篇文章是在杭州回北京的火车上完成的,这一路真的是感慨颇多,文章也如流水账一番,逻辑性不是很强,或许几年之后回头再看,就会嘲笑自己当年怎么这么无知。。